• 周三. 6 月 5th, 202410:47:34

    (黄公望 图片来源自网络)

    黄公望(1269-1354)①为元代画坛四家之首,擅画能诗,诗赋多见于《元诗选》、《全元文》,其山水画作笔意苍茫、简淡深远、构图独特,在中国画史上地位赫然。黄氏画作传世较多,如《丹崖玉树图》、《九峰雪霁图》、《天池石壁图》等,其中最享盛名者当推《富春山居图》。该图黄公望晚年耗时数载而成,被誉为“画中兰亭”,清初因遭火燎断成残卷,更是平添一段传奇。残卷前段名《剩山图》、后段称《无用师卷》,今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。2011年6月,二图分隔300多年后在台北合璧展出,再掀黄氏研究热潮。

    黄公望一生多舛、时运不济,而入仕与奉道是其人生两大转折。

    入仕

    元季江南,士人儒流因歧视性的“南人”政策,入仕唯靠举荐。黄公望亦不能脱此窠臼,青年时期曾两次依靠举荐为吏,但这两次为吏的经过及结果都不尽如人意。

   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(1294),徐琰(?-1301)出任浙西廉访使,黃公望被“辟为掾吏”,是年岁末随迁杭州。黄公望极有可能获得当时已声名大噪的赵孟頫(1254-1322)的引荐,才得以结识徐琰。年轻时期的黄公望,为求仕途奔走于权豪名士宅邸,有缘近赏赵氏画艺并得指点,留下“当年亲见公挥洒,松雪斋中小学生”②的诗句。与赵氏往来的士人名流,不仅有高克恭、阎复等权贵,亦有众多道门名士,如倪文光(倪瓒兄长)、张雨等。黄公望更是与倪文光同在徐琰幕下为吏而交往颇多。黄公望与这样的群体接近、往来,思想受影响极大,彼时已表现出强烈的道教情感。

    顾嗣立《元诗选》言:“至元中,浙西廉访使徐琰辟为书吏。一日着道士服,持文书白事,琰怪而诘之,即引去。”陈善《杭州府志》也有类似记录:“至元中,浙西廉访使徐琰,辟为书吏,未几,弃去。”大德五年(1301),徐琰卒。由此可知,至迟在1301年,黄公望第一次入仕已告结束,原因似与其道教信仰有关。由其与倪文光同为徐琰所用,及倪本人在教派内部的地位推测,黄公望的道教信仰与倪氏应不无关系。

    但黄公望应仍怀仕途之念,于是有了再次为吏的经历。这一次,他投奔的是张闾③,可所得却是一场牢狱之灾。张闾于元贞二年(1296)驻留杭州,请赵孟頫为僧了敬作《瑞州路北乾明寺记》。彼时黄公望在徐琰幕下为吏,1292年随署至杭,与张闾应在此时相识。至大四年(1311),张闾任江浙行省平章,府驻杭州,提携旧识黄公望并“辟为书吏”。次年(1312),黄公望随行张闾返京,故有“后在京”的记载。这应是所见黄公望唯一一次离开江南、到达最高权力中心的记载。仁宗延祐二年(1315),张闾以中书省平章政事之衔返江浙行省行“经历田粮”之法,黄公望随往。然而张闾当年就因“贪刻用事”引发民乱,被仁宗遣人聆讯治罪,黄公望亦入狱。

    至此,黄公望仕途梦想彻底破灭。其友杨仲弘《次韵黄子久狱中见赠》言:“世故无涯方扰扰,人生如梦竟昏昏,何时再会吴江上,共泛扁舟醉瓦盆。”④

    奉道

    出狱后黄公望寓居松江,一度以占卜为生。时年47岁的他已到乐天知命的年纪,主张性命双修的全真道终成其投身之所。于是,“天资孤高,少有大志,试吏弗遂”的好道者黄公望,彻悟蜕变而为一峰道人。

    那么,黄氏生活时期的江南一带,全真道南传情况如何?据《仁和县志》载,至元六年(1269),玉阳庵奉敕建于杭州马市巷,以居云水道人。玉阳,即全真七子王处一(1142-1217)。这是文献可查的全真道在杭州地区活动的最早记载。陈铭珪《长春道教源流》卷7亦载:“然观罗蓬头及黄公望诸人,则后,浙人多学全真者矣,特稍参以南宗耳。”由此可知,当时浙人应热衷全真北宗,仅辅以南宗。

    关于黄公望的道门师承,饶宗颐在《黄公望事迹摭佚》⑤一文中写道:“长春丘处机——李志常(真常)——王溪月——金志扬(蓬头)——黃公望/方方壶……”而在明成化《杭州府志》卷45《仙释》、嘉靖《浙江通志》卷68《杂志》第11之6《仙释》、陈铭珪《长春道教原刘》卷7、白云霁《道藏目录详注》等记载中,黄公望均以道士身份出现,与教内金蓬头、莫月鼎、冷启敬、张三丰等交往素厚、互为师友。⑥

    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》有《金月岩传》,张宇初《岘泉集》亦有《金野庵传》,载金蓬头学道于全真李月溪。又据张宇初言,李月溪应初学道于白清紫,即白玉蟾(1194-1229)。李真常即李志常(1193-1256),是丘处机西游随行之一。可知李月溪原是金丹派南宗门徒,后从李真常参学全真。由此,黄公望的道门师承清晰可见。

    《道藏》题为“嗣全真正宗金月岩编嗣全真大痴黄公望传”的3篇丹诀,以及黄公望为金蓬头所题像赞:“师之道人,此特其迹。普愿学者,惟师是式。大痴道仆黄公望稽首拜赞”,则可作为黄公望师承金蓬头的力证。

    今人一般认为黄公望晚年入道,更有明言其“元文宗天历二年(1329),与倪瓒同时入新道教”,时年61岁。但此说颇有存疑之处。元至元年号有前至元(1264-1294)和后至元(1335-1340)之分,倘若在后至元年间发生黄公望“着道士服白事”遭诘怪事,以他年近七旬仅为书吏则极不合理。正是在跟随徐琰的书吏生涯中,黄公望得以认识彼时在道门内已地位显赫的倪文光,并对自己的信仰选择产生极大影响。结合金蓬头生卒年(1276-1336),作为全真道南传最早、最重要之一的黄公望投身道门应在前至元(1264-1294)年间。

    只是,初入道时黄公望仍杂有尘俗之心、官宦之念,对于炼命修性之事恐不甚尽力。两次为吏反招牢狱之灾,遂弃凡心于尘世、修性命于市朝,放言“闻说至人求道远,丹砂原不在天涯”。入道退隐后的大痴道人黄公望寄情笔墨之趣、专心性命双修,于晚年时完成心中道境描画之巨作《富春山居图》,遂得以画史留名、标程百代。

    注:

    ①字子久,号一峰、大痴道人、井西道人等。其生平可参见钟嗣成《录鬼簿》、陶宗仪《辍耕录》。

    ②乾隆官修《石渠宝笈》初编卷30。

    ③有作“章闾”、“张驴”等,实乃“张闾”所误,其事见《元史》之《仁宗本纪二》及《成宗纪》。

    ④引自杨载《杨仲弘诗集》卷6。

    ⑤收录于《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》卷13。

    ⑥此处提到诸道门名士,可分别参考赵道一《历代真仙体道通鉴续编》,张宇初《岘泉集》,明清《钱塘县志》、《杭州府志》,及今人黄兆汉《明代道士张三丰考》等。

    相关文章

    道教的核心概念
    2024年10月21日
    道教的信仰教义
    2024年10月21日
    道教的信仰及教理教义
    2024年10月21日
    道教概述
    2024年10月21日

   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