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周三. 6 月 5th, 202410:47:34

    张立文理想论

    2024年11月05日

    摘要:何谓理想?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度越现实的、在场的东西的有限,而对合理的、满足的、和谐的、幸福的、美好的、有现实意义的和平、发展、合作、正义、、自由之和合可能世界的想望。理想构成的形式包括:朦胧理想、怀疑理想、批判理想、反思理想、追究理想、实践理想。从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的《易》、儒、道、佛思想来看价值理想的实践,其内容体现为:易道广大,保合太和;自强不息,以和为贵;无为而治,道法自然;明心见性,无念为宗。世界各民族的价值理想有异,但所追求的和合可能世界则具有普遍性、共同性,体现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物质、精神的需求,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天下的必然追寻。 关键词:理想 实践 和合可能世界 《易》儒道佛 在五千多年历史创造中,中国哲学构建了天地万物与吾一体的理想世界,又创造性地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合天下世界。 一、何谓理想 理想是大众对美好的想望,其层次多元多样,包括个人理想、社会理想、道德理想、价值理想、和合理想等。 那么,在古汉语中,何谓理?何谓想?理,不见于甲骨。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理,治玉也。从玉,里声。”《韩非子》记载,楚人卞和得玉璞于楚山中。楚文王即位,“王乃使玉人理其璞,而得宝焉,遂命曰‘和氏之璧’”(《韩非子·和氏》)。由治玉推至治理。《广雅·释诂》曰:“理,治也。”《广 雅·止韵》曰:“理,料理。”《周易·系辞下》曰:“理财正辞,禁民为非曰义。”唐裴度《寄李翱书》 曰:“理身、理家、理国、理天下,一日失之,败乱至矣。”理与乱相对。《管子·霸言》载:“尧舜之人,非生而理也。桀纣之人,非生而乱也。故理乱在上也 …… 本理则国固,本乱则国危。”尧舜与桀纣的百姓,不是生来就或理或乱,天下太平与天下,是由统治者的治理与不治理所导致。国家治理就得到巩固,国家败乱就危亡。治理为正,为整理。《字汇·玉部》曰:“理,正也。”有整理、 修理之义,犹如理发。理发需要操作、温习。《韩非子·忠孝》载:“世之所为烈士者,虽众独行,取异于人,为恬淡之学而理恍惚之言。”所谓烈士,离众独行,与人不同,从事恬淡清静的学说,而操习恍惚玄虚的言辞。韩非认为恬淡清静为无用之教,恍惚玄虚乃违背法治之辞,人生于社会,必有所操习,如事君养亲,不可以恬淡清静;言必遵循忠信法术,不可以恍惚玄虚。 从义理视域来诠释理。《晋书·刑法志》载汝南王(司马)亮奏云:“夫礼以训世,而法以整俗,理化之本,事实由之。若断不断,常轻重随意,则王宪不一,人无所错矣。”理化,治理与教化。礼与法既训世又整俗,是国家治理与教化的根本。如果当断不断或随意判决,国家之法不一律、一致,百姓便不知如何做。理事,是治理事情、办事。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载:“河南郡为置守令,(卓)茂不为嫌,理事自若。数年,教化大行,道不拾遗。”卓茂任河南郡守,不嫌官小,一如既往地用心处理政务。数年以后,郡内大治,教化大行,路不拾遗。《后汉书·党锢传》载:“夫刻意则行不肆,牵物则其志流。是以圣人导人理性,裁抑宕佚,慎其所与,节其所偏,虽情品万区,质文异数,至于陶物振俗,其道一也。”努力限制自身的意愿、则行为就不会放荡自恣;为物欲所牵制,其志意必流宕忘返。于是圣人教导人修养品性,裁抑其放纵与安乐,谨慎交友,节制其偏差。虽然人的情形品性千差万别,性质文饰不可胜数,至于陶冶万物,振作习俗,其道理、原则是相通的。这是一种具有理性精神的行为活动,也是符合正义和道理的。《世说新语》载:“王大将军(敦)与丞相(王导)书,称杨朗曰:‘世彦识器理致,才隐明断。’”王敦称道杨朗说:杨世彦有识见气量,有思想情致,才能稳健,判断明确。理有理会、理解、理论等意义。 想,不见于甲骨、金文。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想,冀思也。从心,相声。”徐锴《系传》曰:“希冀所思之。”《韩非子·解老》载:“人希见生象也,而得死象之骨,案其图以想其生也。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‘象’也。”人们稀见活着的象,获得死象的遗骨,依其图以想其活着的形象。 这是一种料想、估计。料想是经过思索、思考的。屈原《九章》:“入景响之无应兮,闻省想而不可得。”朱熹注:“省想,闻见所不能接,而但可省记思想者也。”省想谓可以省己思考、思想,也可理解为回想、反想、思念。《后汉书· 和帝本纪》载永元三年冬,孝和皇帝行幸长安,诏曰:“北狄破灭,名王仍降,西域诸国,纳质内附,岂非祖宗迪哲重光之鸿烈欤?寤寐叹息,想望旧京。”北狄已被攻灭,名王频频投降,西域诸多国家已向东汉政府纳质,这是祖宗的功业和聪明智慧重新发出鸿烈光辉,和帝日夜叹息,想望旧京的风光、风采。屈原《远游》载:“思旧故以想象兮,长太息而掩涕。”朱熹注:“思楚国,念故旧,欲竭忠信以宁国家,精诚之至,德义之厚也。”思念故旧,想象故旧,想竭尽忠信以使楚国安宁繁荣,却未能如所愿,长叹息而流下眼泪。 综合理想、文字的意义,统摄于以下诸蕴涵: 第一,想望、希望与治理操作。想望、希望的对象不在场,但不能说不在场的东西不存在;治理操作的对象则是现实的或者说是逻辑上存在的东西。现实的东西、能治理操作的东西总是有限的,是被限定的。人生在世的历程,是在不断度越现实治理的实践中实现的,也就是在有限的实践中度越有限,这种度越有限的实践活动,就不能缺失希望的指引。希望就是一种不满足于在场的现实, 或不屈从于某种治理、操作在场的现实,这是通向可能世界的桥梁。希望、想望,绝不是空想、空望。 治理操作,也不是只想只望而不做不行。人们所希望、想望的理想世界,在没有实现之前,只是一种虚拟,却又寓于现实、出场之中。“静夜不眠因酒渴,沉烟重拨索烹茶。”静夜不眠,为理想之遥远而 焦灼;沉烟重拨,继续点燃坚强意志而奔赴理想之乡,这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。 第二,思索估计与从事审理。建基于自然、社会、人生之上的实践是最具生命力的,换言之,基于自然、社会、人生之生活实践的思索审理的理想是最具生命力的。思索是思维的一种方式,它不是抽象的,而是实践的。由于思索估计把从事的实践作为自我的对象,反过来,实践亦把思索估计作为实践的对象,思索估计与从事审理基于现实且反映现实,并通过主客体的相互关系,使思索估计与从事审理自己构成自己的形式。思索估计总是把尚未实现的东西创造性地转化为现实的东西,把尚未在场的东西转化为在场的东西,这种创造性的转化过程便是从事审理。孟子说: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心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(《孟子·告子下》)要实现伟大的理想,就需艰苦奋斗,终日乾乾,自强不息,就要以毅然决然的坚强心志,冲破种种艰难险阻。 什么是理想?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七版)诠释说:①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(多指有根据的、合理的,跟空想、幻想不同)。②符合希望的;使人满意的。《辞海》(第七版)诠释说:①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理想。②符合希望的;使人满意的。根据中国文字的训释来看,可以说:理想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度越现实的、在场的东西的有限,是大众所想望的、希望的、合理的、满足的、和谐的、幸福的、美好的、有现实意义的和平、发展、合作、正义、、自由的和合可能世界。 二、理想构成的形式 人为万物之灵。在人与禽兽分离后,人通过实践改造客体环境,使之更适合人的生存,而人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也改造着主体自我,使主体自觉体现着人生价值的意义世界,进而追求价值理想的可能世界。 人类追求理想的过程漫长而艰辛。 一次次的理想追求发生妙凝,而积聚成为现代所说的理想。理想构成有诸多形式。 一是朦胧理想的形式。这是不确定、不稳固的运行方式。之所以讲是朦胧理想,因为在它之前概念思维是一种尚未有自觉意识的能力,处于一种隐蔽的潜在状态之中,即处于未“见龙在田”的“潜龙勿用”阶段。在上古时期“万物有灵”的观念中,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与世界的区分。这所谓的我是梦中的我、肉体的我,产生朦胧的理想,即梦中的理想、景象。从梦中的我、肉体的我走向朦胧理想起关键作用的是实践因素。朦胧理想的力量在人类的最初实践活动 中就微弱地存在。要达到实践理想的目标,就要对实践活动作体认,就要总结经验,改进实践,就不能不对实践进行思索、思考。这就是朦胧理想由之产生、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。 二是怀疑理想的形式。怀疑是一种矛盾实践活动方式,怀疑的实践既是对现在的理想的一种否定,亦是在寻求更深刻的内涵,寻找一个不能怀疑的理想前提,为新的想象希望开拓道路。怀疑理想不同于“否定式”理想:否定式的理想把直接性、多样性当作“虚幻”“非存在”,是把现象与本质相对待的片面的反思。怀疑理想则把直接性、多样性作为希望、想象的出发点,通过怀疑,由表层而进入到理想的内层。否定式理想把否定看作目的,以证明运动的虚幻性,而怀疑理想则把否定、怀疑作为自己追求深层内涵的手段,成为“精神接生术”的工具,以能产生新生儿,即把怀疑作为理想实践创新的开拓者。这是从怀疑理想否定原有理想的观念,即突破原有的僵化的理想模式,构建新的理想观念体系。 三是批判理想的形式。怀疑理想形式仅限于对理想的前提和出发点的怀疑,主要是对其体系和陈见的怀疑,而批判理想主要是针对认知本身,逻辑前提必须置于认识的可能圈之内才是现实的。批判理想已深入到了价值层面。理想创新之本质在于批判,但此批判不能是二元对立的、非此即彼的批判。批判理想实质上是学术思想、哲学理论思维、文化艺术理论的对话、互动、交流、探索、反思的过程,是一种“以他平他”的承认他者、尊重他者的平等对话、交流、互补、互鉴、合作共生的过程。《吕氏春秋·用众》说:“物固莫不有长,莫不有短,人亦然。故善学者,假人之长,以补其短。”批判理想形式,就是假他人之长以补自己之短,亦是去旧创新。朱熹说:“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,须除了,方见新意。如去了浊水,然后清者出焉”。批判理想的目的不是为批判而批判,不是为批倒批臭对方,而是要除旧见新。正确的批判理想形式是理想创新不可或缺的,唯有理想批判才能分辨古今中外理想中的长短、优缺,分析把握现实社会的情境和发展趋势,真正实现理想创新。 四是反思理想的形式。理想创新贵于反思。无论做人还是探究理想都要时刻反思。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是如何做人的反思。《周易·乾卦》九三爻辞曰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惜若厉,无咎。”君子整天勤勤恳恳工作,晚上战战兢兢反思自己,就不会有灾祸了。反思理想,“切问而近思”,多询问相关问题,反思现实的事,反复反思,才能获得卓越的理想。朱熹认为:“读书,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,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。” 反过来推究,即是一种精神。反求诸身,切己体验,虚心涵泳,自我省察,就会把理想看得分晓,才能“濯去旧见,以来新意”。反思才能濯除旧见,去旧才能转化为理想创新。这是一个理想创新的动态过程,是理想创新的本真。 五是追究理想的形式。理想创新需要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穷源精神。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只有追究那个源头活水,理想创新才是原创型的,而不是模仿型的、抄袭型的。真正原创型的理想创新,需要有古希腊哲学家从一滴水中发现世界的本源、从一把火中追究到事物背后本质的那种精神。中国古代思想家、哲学家仰望天空,激起对奥秘之天的穷究热情。春秋时屈原作《天问》,追究天是什么,天有几重,天之上是什么,天的形状是什么,天安放在哪里,等等。唐柳宗元作《天对》,对屈原的《天问》做出回应。南宋陆九渊少年时问他的父亲“天地何所穷际”?其父笑而不答,陆九渊“遂深思至忘寝食”。这种“思之弗得弗措也”的不追究到底决不罢休的精神,就是理想的原创精神。我们应绍承发扬这种原创精神,这是中华民族价值理想的真谛。 六是实践理想的形式。诸朦胧理想、怀疑理想、批判理想、反思理想、追究理想形式,归根到底都要通过实践理想的形式才得以转化为现实。实践理想的出发点是实践,即对事物从实践的主体的方面进行诠释,反过来而思理想的道路,并对历史上理想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。理想之活力和根源都来源于实践自身,并把过去的理想形式看作是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。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,也就要批判原有的理想体系,唯变所适地破除理想中所包含着的执旧性、定势性,而创造性地展开社会实践、生产劳动实践、科学技术实践、人工智能实践,由片面到全面,在批判、借鉴、吸纳中外价值理想过程中,构建中国式的价值理想形式。 中国式理想经朦胧理想、怀疑理想、批判理想、反思理想、追究理想到实践理想的发展,其价值理想之光和煦地滋润中华民族山河大地五千多年,光辉灿烂。理想的未来正天高地迥,使价值理想进入澄明之境。 三、理想的实践 理想与实践不离不杂,理想在实践中得以构成,实践为理想创造前提与基础。无论是个人理想、社会理想、理想亦或艺术理想、道德理想,都离不开实践。实践创造、实践智慧要求获得理想的形态乃理想和合生存形态、理想和合意义形态、理想和合可能形态。 拂去西学的遮蔽,拭去“封建”“落后”的尘埃,重新发现中华民族自己独具特色和魅力的价值理想形态。重新体认自我价值理想,就是重新发现中华民族自我,重新发现中华民族极高明的价值理想。以下从代表中华文明的《易》、儒、道、佛思想来看价值理想的实践。 (一)易道广大,保合太和 《周易》是中华文明的根,也是中华价值理想的源头活水。它是一部由巫术包裹着的百科全书,它展现出中国古代、经济、文化之逻辑结构,渗透在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、伦理道德、风俗习惯、价值观念里,并产生了世界性影响,被誉为世界四大经典(《周易》《圣经》《古兰经》《吠陀经》)之一。《周易》开启了先秦儒、道、墨等主要思想流派。 易道广大,乾坤并建,阴阳消长,与时偕行,它的价值理想体现为生生之谓易、保合太和、穷理尽性以至于命。 “生生之谓易”。生生复合,动名结构,生由生生,物在生中。生生双动,生而又生。天下万物,不离生生。生生仁德,资始资生。生生为体,日新为用。“天地之大德曰生”,意谓天地之最大德性就是“生”。如何生生?“天地��缊,万物化醇;男女构精,万物化生。”天、男为阳,地、女为阴,阴阳结合,男女结婚,生儿育女,万物化生。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不断重叠而产生六十四卦,这个过程就是生生不息的体现。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人生生不息的价值理想。 只有变易才能生生,生生才能富有,此谓“富有之谓大业”(《周易·系辞上》)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,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富有,还有精神财富的富有。“夫《易》,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。”(《周易·系辞上》)要注意伦理道德建设,一个人道德的缺失,可能会使他的财富化为乌有。生生和富有,与不断创新密不可分。“日新之谓盛德”,日新就是“日日新”,不断创新才能有最大的获得,这是人所想望的,也是人的人生理想。 “保合太和”。人不仅有人生理想,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诸多思想家、哲学家提出种种社会理想。实践认知提供的可能性与人和社会的想望、希望相和合而构成社会理想。“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。保合太和,乃利贞。首出庶物,万国咸宁。”(《周易·乾·彖辞》)天道有规则地运行变化,使万物各得性命之正,保持极为和谐的“太和”,“太和”内蕴着浮沉、升降、动静、相感的性质,它有利于万物,使万物正常生殖繁盛。天道广大,保证万物生生不息,使万国都安宁。这种思想体现了每个国家、民族的社会理想,又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。希望和合、和谐,这是中华民族自上而下、自下而上的社会价值理想。 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(《周易·说卦》)。人的价值理想的实现是通过为道屡迁的实践活动,使主体与客体,而获得知识和智慧,由而显示其对象化、理性化、理想化。《周易》蕴涵三义:一曰变易,二曰不易,三曰简易。在三义中,不易是“易道”,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,是不变的“易道”。“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,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(《周易·说卦》)。和顺于天地万物的规律、属性,适宜地制定人类的道德与义理;穷天下之理,从容、包容而无所乖逆,从而彻底研究天地万物的原理与本性,最终通晓自然宇宙、人类社会、人生生命的终极命运。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 一句提出三个概念:理、性、命,后来“理学”开山者周敦颐于此作了重要的阐发,他在《通书》中专门写了一篇《理性命》的文章。“穷理”就是穷“易道”。朱熹讲只有“格物”然后才能穷理。王阳明年轻时笃信朱学,依朱子所说去格他父亲王华在北京官署里的竹子的理,结果未果而病倒。“穷理”,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,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、本性,认识事物现象的背后是什么?事物背后的东西能不能被认识,也就是“理”能不能被我们“格”出来?这就是一个可能世界。结果王阳明没有格出来。于是王阳明穷尽儒、道、佛三教,后来找到了“理”就在心中,心外无物、心外无事、心外无理,心即理。这样开出了与朱熹不同的路向,一是“理学”路向,一是“心学”路向。 如何“尽性”?性首先是人性,自古以来对此有不同的体认,有说人性是善的,有说是恶的,有说是善恶混的,有说分上中下三品的,等等。那么,性从哪里来?《中庸》开篇说:“天命之谓性。”《郭店楚墓竹简》讲“性自命出”,说性是天给的,是先天的。孟子讲人性本来是善的,但常常被私欲所蒙蔽,而使人堕入恶,所以人们要去除私欲,把我们被放逐的善良本心找回来,这叫 “求放心”。把“本心”恢复起来,这就得“尽心”,即认识我们的“本心”是什么。所以孟子讲“尽心知性知天”“存心养性事天”。只有能尽心存心,才能知性养性、知天事天。 “至于命”的“命”,可理解为“天命”与命运。如果说“命”是“天”赋予的、不可改变的“死生有命”的必然性,那么“运”是偶然性,人可以在性与命的互动中来掌握自己的命运。“夫大人者,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。”(《周易·文言传》)朱熹注曰:“人与天地鬼神本无二理,特蔽于有我之私,是以梏于形体而不能相通。大人无私,以道为体,曾何彼此先后之可言哉!”大公无私,就可以与天地、日月、四时、鬼神贯通,而没有形体的障碍,度越一切形而下的东西,而达到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形而上的和合理想世界。 (二)自强不息,以和为贵 《周易》是儒家思想的源头活水。孔子读《周易》“韦编三绝”,对《周易》做了深入研究,所以后人把《易传》归入孔子名下,不无道理。儒家既讲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亦讲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。儒家之价值品格与价值理想因此得以呈现。 首先,治平为本。在实践中认识世界,认知自己,为人的想望、希望提供可能性的需要,从而构成以治平为本的社会理想。《大学》说: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”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即所谓三纲领。三纲领下有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即如何明明德的八条目。不管是天子、老百姓,“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,即一切都以修身养性为根本。“修身”以上是“内圣”话题,“修身”以下是外王问题。通过格物致知而诚意正心,修身而后才能实现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理想目标。在这里“内圣”可以直通“外王”,而没有中间环节,现代新儒家熊十力是这样认为的。但其学生牟宗三则认为不可直通,只能“曲成”,中间需经过“良知坎陷”,然后“内圣”才能开出“外王”。换言之,内圣的“心性之学”只有如此才能开出外王的科学来。这是牟宗三的现代诠释。但从《大学》来看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是一个知识论和伦理道德的话题,然后才能开出“外王”。 治平为本,从实践来看,孔子主张“德治”“仁政”。孔子说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用政令和刑罚来压服百姓,可以做到不犯罪,但并不能使人有羞耻感;如果用道德来教化,用礼来引导百姓,不仅不会犯罪,而且有羞耻感。使百姓能自律,而不是他律。治平为本在经济上要求从“小康”到“大同”。小康是“各亲其亲,各子其子”。“大同”社会是“天下为公”,是“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”,要把各亲其亲的亲情推致他人的身上,普遍地亲其他人。在伦理道德上,要遵循“孝、悌、忠、信、仁、义、 礼、智、勇”,这是实践治平为本社会理想的保证。在培育人才上,孔子主张“有教无类”,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,不受等级的限制。儒家创始人孔子治平为本的、经济、道德、文化等各方面的思想理念的实现,亦打开了社会理想的大门。 其次,以仁为核。人际理想的实践,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、不管他人瓦上霜,而是以天下为一家、中国如一人,人人相亲爱。“孔子贵仁”,以仁最高价值。仁,《说文解字》:“亲也,从人从二”。人生在世,要维持生命的存续,不能不依赖别人,以获得维持生命的物质生活需要,那么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?首先要承认他人、他者的存在,而且要像爱亲人一样爱他者。“仁” 便是由爱己而及他者。如何由己及他者? 一是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(《论语·颜渊》)。1993 年世界宗教议会通过《走向全球伦理宣言》,提出全球伦理的四条金规则:第一条:不要杀人,要尊重生命;第二条:不要偷盗,要诚实公平;第三条:不要撒谎,言行应该诚实;第四条:不要奸淫,要彼此尊重,相亲相爱。这四条金规则的指导思想即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 二是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(《论语 · 雍也》)。这就是说自己“立”起来了,也要使他人“立”起来;自己通达了、发达了,也要使他人通达、发达起来。但现在国际上存在发达国家、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,一些发达国家不仅不帮助不发达、发展中国家的发达、发展,反而以各种手段限制不发达、发展中国家的发达、发展。这是利己害人,也会害人害己。在万物联通的信息智能时代,世界各国已是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正像中国的《太极图》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阴阳相资,“负阴而抱阳”,“天下如一家”,发达国家的这种思想行为亟待改变。 三是“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”(《论语·雍也》)。广泛地、普遍地给人民以好处,帮助大家生活得好,即仁道,具有普世意义、普世价值。 这三点是人际间价值理想实现的有力措施。 最后,以和为贵。这是国际价值理想。各个国家、民族为了生存、发展,需要一个和平、发展、合作的国际环境,战争、的国内外环境只能带来破坏而不可能带来发展、发达。孔子的有子说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”《尚书》说“协和万邦”“和衷共济”“万国咸宁”,“和”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,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最高价值目标,这对于处理当代国际关系诸问题仍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。 《诗经》中提出“和羹”一词,“羹”是肉汁,“和”就是将肉与油、盐、酱、醋等调料加在一起而进行烹调,使各种物质元素和合,变成美味,而成“和羹”。五经里讲“和”的话语很多。《国语·郑语》说“和实生物,同则不继”,韦昭注:“阴阳和而万物生”“同者,谓若以水益水”。 和是不同的、异质的东西和合在一起,犹阴阳和合而生万物;同是同质的水加水,仍是水,不能起质的变化。孔子则把和同比喻为君子与小人的差分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(《论语·子路》)和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话题。从源头上追问天地万物从哪里来的,中国哲学思想认为是多元多样事物融突和合而来。如“和实生物”,是“土与金、木、水、火杂,以成百物”(《国语·郑语》),韦昭注:“杂,合也。” 由多种东西杂合而成万物。由此,中国哲学理论思维开创了多元的、包容的思维方式,而不是专一的、单一的、独断的、唯我独尊的理论思维方式。而西方是唯一的、绝对的东西产生万物,如由全知全能的上帝创世纪,创造天地万物的一切,从而开创出二元对立的、独断的、非此即彼的理论思维方式。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合理论,便是希望世界和谐、和睦、和合,以此为最高的价值理想。 (三)无为而治,道法自然 道家学派与儒家学派既相对待,又互补互济。如果说儒家学派属于伏羲系统,那么道家学派则属于黄老系统。一者思维源头为《周易》,一者思维源头为《归藏》。道家讲自然逍遥,老子的《道德经》和庄子的《逍遥游》《齐物论》,把人的思维带到广袤的宇宙空间去遨游。在宇宙中人变得极为渺小,但在道家看来,人是极其了不起的,是“四大”之一。老子说:“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”(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五章)人与道、天、地同样伟大,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价值。道家并不否定主体人的价值和作用,也不是“避世”。如果儒家以肯定的形式反思现实社会,那么道家则以否定、怀疑、批判的思维形式反思现实社会。否定的反思形式是对感性直观现象性、多变性、流动性的否定;怀疑的反思形式是对现存观念的一种否定,其实是在追寻不能怀疑的更深层的内涵;批判反思形式是一种“助产术”,是新形式、新思维形式的化生。道家因而提出独具特色的价值理想和度越境界。 首先,无为而治。老子说:“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”(《道德经》第三章)就是说把“为”当作“无为”,把“无为”当作“无”,这样就可以治理好国家。这是有道理的。如果一个领导,事无巨细,什么都管,这样能管理好吗?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”(《道德经》第二章),河上公章句:“以道治也,以身帅导之也。”圣人以无为之道去处理事务,以身作则教导他人,以身教言教去管理国家或公共事务。因此“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,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及之”(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三章)。汉严遵《老子指归》云:“有为之为,有废无功;无为之为,成遂无穷。天地是造,人物是兴。有声之声,闻于百里;无声之声,动于天外,震于四海。言之所言,异类不通;不言之言,阴阳化,天地感。且道德无为而天地成,天地不言而四时行。凡此二者,神明之符,自然之验也。”有为之为与无为之为,一为有废无功,一为成就无穷、天地造人物兴。有言与不言之言,或不通或感天地、化阴阳。显见无为与不言之有益。道无为而万物自化成,是以知道无为之有益于人。道不言,帅之以身,我无言而天地无为,天地无为而道德无为。 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”(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七章)。道以无为为恒常,侯王若能守道,万物将自动向他归化。河上公认为:“当恬淡如婴儿,无所造为也。无为而无不为,情欲断绝,德与道合,则无所不施,无所不为也。” 政教礼乐日盛,情欲文饰日损。恬淡如婴儿,无为而无所不施无所不为。所以老子说:“我无为而民自化,我好静而民自正,我无事而民自富,我无欲而民自朴。” (《道德经》第五十七章)我无为,百姓自然教化;我好安静,百姓自然忠正;我无徭役征召之事,百姓自然富足;我无私欲,百姓自然淳朴。在中国历史上,有两次以道家自然无为思想来治理国家,且获得盛世美名的事例,一次是“文景之治”,另一次是“贞观之治”。窦太后倡导道家自然、 无为思想,与民休养生息,而成文景盛世。唐初李渊等为提高李姓门阀,于是以老子为先祖。因此。在唐朝开始时,虽儒、释、道三教并用,但把道家排在第一位。贞观一朝,“我无事而民自富”, 经济发展,人民富足,获得很好的效果,实现了无为而治的价值理想。 其次,有无相生。在中国哲学理论思维中,“有”与“无”是既相对待、又不相离的概念、范畴。老子说: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。”(《道德经》第二章)河上公章句:“见有而为无也,见难而为易也,见短而为长也。”有与无既互相对待又互相化生,难与易互相对待而形成,长与短互相对待而相成。“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;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;凿户 牗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”(《道德经》第十一章)河上公章句: “古者车三十辐,法月数也。共一毂者,毂中有孔,故众辐共凑之。治身者当除情去欲,使五藏空虚,神乃归之。治国者寡能,总众弱共扶强也。无,谓空虚。毂中空虚,轮得转行;轝中空虚,人得载其上也。埏,和也。埴,土也。和土以为饮食之器。器中空虚,故得有所盛受。谓作屋室,言户牖空虚,人得以出入观视;室中空虚,人得以居处,是其用。利,物也,利于形用。…… 言虚空者,乃可用盛受万物,故曰虚无能制有形。道者,空也。”不管是车、器皿、屋室,由于其中空虚,所以有载人、饮食、居处的功用。如果车辐、器皿、屋室中间是实的,就没有载人、饮食、屋室的功用,也就不是车、器皿、屋室了。唯有其中是空的,才能载人、盛食物、住人。由此引申为治身治国,除情去欲,五藏(脏)空虚才有精神;治国众人辅佐,才能由弱变强。 天下万物从哪里来?老子说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(《道德经》第四十章)河上公章句:“万物皆从天地生,天地有形位,故言生于有也。天地神明,蜎飞蠕动,皆从道生,道无形, 故言生于无也。此言本胜于华,弱胜于强,谦虚胜盈满也。” 天下万物都从天地化生,天地有形象和有一定空间,所以说是有。其实天下万物皆由道化生,道无形,所以说有生于道(无)。道是天地万物最终的根据,是天地万物的本体、本源。王弼注曰:“天下之物,皆以有为生。有之所始,以无为本。将欲全有,必反于无也。”从天地万物的始生,是以无为本根、本体;从有反归于无,即道。道(无)是其终极价值理想。 最后,道法自然。这是老子的核心思想。老子说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 (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五章)河上公章句:“人当法地,安静和柔也。种之得五谷,掘之得甘泉,劳而不怨,有功而不制也。天澹泊不动,施而不求报,生长万物,无所收取。道清静不言,阴行精气,万物自成也。道性自然,无所法也。”法谓法则。人以地为法则,种谷得谷,掘地得泉,劳而不怨,功成不居。地不违天,生长万物,不求报不收取。天不违道,清静无为,万物自然自成。道法自然,在方而方,在圆而圆,自然无违,自然是道的本性。王弼说:“自然者,无称之言,穷极之辞。”道的最高境界,是穷极的无言之称,也是其最高的价值理想。对自然,老子描述说:“希言自然,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(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三章)河上公章句:“希言者,谓爱言也。 爱言者,自然之道。飘风,疾风也。骤雨,暴雨也。言疾(风)不能长,暴(雨)不能久也。”飘风、暴雨不终朝终日,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,体现出自然本身的一种状态,这种状态说明“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我自然”(《道德经》第十七章)。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事情办理成功了,百姓都说这是自然而然的。这是自然的一种德性,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贵德。“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”(《道德经》第五十一章)。道生长万物,德畜养万物,尊道贵德,并没有谁来命令,恒常而自然而然。之所以如此,“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”(《道德经》第六十四章)。河上公章句:“教人反本实者,欲以辅助万物自然之性也。圣人动作因循,不敢有所造为,恐远本也。” 由于圣人无为所以无失败,无执着所以无缺失,而辅助万物自然的本性,不敢有所作为,惟恐远离道体自然本性。道法自然是其最高的价值理想。 (四)明心见性,无念为宗 佛教有诸多宗派,其理论思维丰厚深奥,在中国儒、道、佛三教冲突融合中,佛教逐渐中国化。佛教般若智慧张扬,涅槃妙心的传承应天顺人。其与中国心性学说的契合,性情之原的彰显,皆唯变所适。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,由慧能创始,之前只有禅学,而无禅宗。 禅宗的创始人慧能(638— 713),相传他不识字,但有成佛之志,他礼拜五祖弘忍时言:“不求余物,唯求作佛。”五祖弘忍为传衣钵,特意试法,谓“有智慧者,自取本性般若之知,各作一偈呈吾,吾看汝偈,若悟大意者,付汝衣法,禀为六代。”上座神秀是教授师,夜三更于南廊下中间壁上秉烛题偈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。”人尽不知。“五祖遂唤秀上座于堂内”,对神秀说:“汝作此偈,见即未到,只到门前,尚未得入。凡夫依此偈修行,即不堕落。作此见解,若觅无上菩提,即未可得。须入得门,见自本性。”弘忍要神秀再作偈来。慧能认为神秀的《无相偈》“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,识心见性,即悟大意。慧能偈曰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”。慧能此偈已识心见性,即悟大义。 禅宗价值理想首先在明心见性。“唯求作佛”是慧能、亦是禅宗的终极价值理想,成佛的途径是“识心见性”。他说:“识心见性,即悟大意。”“识心见性,自成佛道。”识心见性的“心”,即指本心、真心、清静心、佛心等;性指本性、自性、佛性、法性、实性等。他强调“识心”是“见性”,即成佛的必由之路。见性即指见佛性,此为成佛的根据。成佛的根据在自心,不需外求。慧能在灭度前,最后留一颂,名《自性真佛解脱颂》,曰:“性中邪见三毒生,即是魔王来住舍。正见忽 除三毒心,魔变成佛真无假。…… 淫性本是清净因,除淫即无净性身,性中但自离五欲,见性刹那即是真。”性中邪见而生贪、嗔、痴三毒,正见消除此三毒心,就转变成佛;性自离五欲,见性刹那间即是真如佛性。这便是“识心见性”。如何“识心见性”?慧能认为,“自识本心,自见本性,悟即元无差别,不悟即长劫轮回。” 自识自心,自能见本心本性。心为真心、佛心,性为本性、佛性。识心见性,自会即心成佛。心与性不二,佛心与佛性不二,心与佛不二。“我心自有佛,自佛是真佛;自若无佛心,向何处求佛。”“我心自有佛”是说佛在我心中,这是真佛。假如我自无佛心,向哪里去求佛?这就是说佛在心中,在心中求佛,心外无佛。“若能心中自有真,有真即是成佛因,自不求真外觅佛,去觅总是大痴人。”众生心中皆具有真如佛性,这是成佛的正因;求真如佛性不要向外寻觅,若在心外去寻觅佛,就是一个痴愚的人。为什么不能于心外求佛,是因为心与性同一不分。相即不离,即心即佛。识心便可见性,同成佛果,这是其价值理想。 其次,“无念为宗”。如何才能“识心见性”?成佛法门、路线是什么?慧能说:“我此法门,从上已来,顿渐皆立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。”无念、无相、无住是其法门的宗、本、体。何谓“无念为宗”?“无念者,于念而不念。”“于念”,是念真如本性的正念。“不念”是指远离杂念、妄念。何为不起杂念、妄念的无念?“于一切境上不染,名为无念;于自念上离境,不于法上生念。若只百物不思,念尽除却,一念断即死,别处受生。”无念就是于一切境上不染,染于境、着于染就会生起杂念、妄念,所以要在念上离境,不于法上生念。然而,无念不是百物不思、一切念除尽,而是只断杂念、妄念;若断真如本性正念,就会堕入六道轮回。禅宗之“无念为宗”,是其心性修持的终极价值理想境界,也是其宗教修行的实践法门的总原则。 “无相为体。”慧能说:“何名无相?无相者,于相而离相。”相是一种事物相,名词概念是名相。桌子是相,人之相貌是相;离相就是远离相,意谓不执着相。尽管有见色、闻声、觉触、知法等“见闻觉知”,但不执着相,就能不染于境,这便是无相。慧能说:“善知识!但离一切相,是无相,但能离相,性体清静。此是以无相为体。”慧能以无相为体,离一切相,必导致否定佛教外在的戒律。戒律,作为佛教外在一切行为活动的规范,需要一定仪式的形式存在于宗教生活活 动之中,如受戒、忏悔、三归等仪式。如果否定一切宗教仪式的相状形式,把佛教戒律仪轨因“不着诸相”而加以排斥,也就消解了宗教仪式的相状形式及外在的制约作用。于是,慧能强调自修、自度。他两次作《无相颂》,要人依此修行。因《无相颂》是为迷者罪灭,所以亦名《灭罪颂》。 “无住为本”。慧能说:“无住者,为人本性,念念不住。前念、今念、后念,念念相续,无有断绝;若一念断绝,法身即离色身。念念时中,于一切法上无住。一念若住,念念即住,名系缚,于一切上,念念不住,即无缚也。此是以无住为本。”住有停止、静止的意思,也有系缚、执着的意思。就前者而言,无住是流动、变动不止。前念、今念、后念,念念相续,没有断绝,这是就人的世俗本性说的,因为人的世俗本性是生灭无常的。就后者而言,无住就是不系缚、不执着一切法,也不被任何法所系缚。一念若住,就是被系缚;念念无住,就是无系缚、无执着,能平等自由自在,这就是人的真如本性。因为人的真如本性是无着、无缚而常自在的。无住就是念念相续,无有断绝,如水长流,是名真性,一念修行,法身就是佛。这是到达彼岸的智慧,亦即成佛的价值理想。 最后,顿悟成佛。“识心见性”“无念为宗”,是就众生成佛的佛性根据说的。心性的成佛理论思维,将修成佛果的门法等作了解惑。对于成佛的时间速度、顿渐成佛方式,禅宗的南宗慧能一派与北宗神秀一派看法有异:慧能主张顿悟成佛,神秀提倡渐悟成佛,两派论争,水火不容。宗密说:“顿渐门下,相见如仇雠。南北宗中,相敌如楚汉。”顿教门下如神会,认为北宗神秀渐悟禅法,与菩提达摩祖师禅法相违。他说:“我六代大师,一一皆言单刀直入,直了见性,不言所渐。”直接祖师禅法,批评神秀渐悟法门。 慧能讲他在五祖弘忍处,“一闻言下大悟,顿见真如本性,是故将此教法,流行后代,令学道者顿悟菩提,令自本性顿悟”。这里所说的顿悟菩提、本性、真如本性,皆指佛性。“一念若悟,即众生是佛”。“一悟即知佛也”。一念若悟,众生成佛,这就是说,成佛与否,就在一念之间。顿悟成佛,亦即是顿教。慧能说:“此但是顿教,亦名为大乘,迷来经累劫,悟则刹那间。”自称大乘顿教。彻悟立即成佛。“说通及心通,如日处虚空。惟传顿教法,出世破邪宗。教即无顿渐,迷悟有迟疾。若学顿教法,愚人不可悉。”通达教理,犹如太阳在虚空之中,只有传授顿教法门,才能破除邪宗。禅宗为一教,法为一宗,本无顿悟、渐悟,由于迷与悟有迟有速,所以有顿与渐之别。世人传说“南能北秀”,未知根本事由。“法即一宗,人有南北,因此便立南北,何以渐顿?法即一种,见有迟疾,见迟即渐,见疾即顿。法无顿渐,人有利钝,故名渐顿。”之所以有顿渐的差分,是由于对于修行法门的觉解有慢有快、有迟有速。也因人有上根与下根、利根与钝根等禀赋的分别,而有顿渐。但无论是顿悟,抑或渐悟,归根成佛是其价值理想。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理想。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、人文语境、历史传承、理论思维、 伦理道德、风俗习惯的分殊, 其价值理想亦差分,而各民族内部不同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艺术家以及各不同的学派,其所追求的理想亦不同,犹如中国《易》、儒、道、佛亦各异趣。但是,各民族理想所追求的为大众所想望、合理的、满足的、和谐的、幸福的、美好的、有现实意义的和合可能世界,则具有普遍性、共同性,符合各民族人民的诉求;人民安居乐业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,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天下的普遍要求。 作者:张立文,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。 来源:《孔子研究》2024年第4期

    相关文章

    管窥蠡测
    2024年10月21日
    筚路蓝缕
    2024年10月21日
    立木南门
    2024年10月21日
    秦楼楚馆
    2024年10月21日

    猜你喜欢